网易罗尚虎:VR让沉浸式新闻体验成为可能

2024-12-18上海AR开发专家
  • 由网易科技和网易新闻联合主办的“第三届网易未来科技峰会”今天在北京国贸大酒店顺利召开。本次峰会主题为“原力·感知”(Force·Sense),探寻商业发展和技术发展的内在原动力,以及感知VR/AR、人工智能和智能出行等领域的未来。
    网易传媒CTO罗尚虎发表主题为“超越想象”的演讲,罗尚虎表示,VR真正让沉浸式新闻体验成为了可能,用户可能再也不只是一个旁观者,他甚至可以成为新闻的主角,去体验新闻场景以及新闻故事里的任何细节。罗尚虎还举例了网易新闻通过VR在新闻报道中的四个案例:春运百态图鉴、两会VR报道:大会堂漫游指南、切尔诺贝利VR故事、网易航空—国航VR项目。
    罗尚虎也谈到目前的瓶颈,VR新闻的普及还是赖于头戴式显示设备的普及。“现在我们所制作的VR新闻,大多数还只能在简易的头戴设备上观看,甚至只能通过手机屏幕看全景版本。”
    他也认为,网易新闻在VR这个产业链上的自我定位是内容生产者和技术应用者。没有
    VR技术
    的进步,VR内容生产也就无从谈起。以下是演讲全文
    主持人艾诚:谢谢英特尔中国的宋继强先生,我们要走进一个技术所影响的媒体的新世界了,网易作为中国顶级的门户网站和网络游戏的生产商,当然一定要对技术充分地结合,给我们展示未来媒体的形象。我也作为网易的一个资深粉,我从网易最近的通过技术来给我们展现的新闻世界里,特别喜欢的几个报道,比如说春运百态,VR呈现了春运时候的种种,以及我非常敬佩的网易小伙伴,一线的记者带着各种先进的拍摄技术,挺进而切尔诺贝利核电站,接下来我把时间网易用创新技术进行新闻报道的当家人请出来,我们有请网易传媒的CTO罗尚虎先生。
    罗尚虎:谢谢各位,我今天说的这个东西可能是跟基础的技术是没有特别大的关系的,而是从一个媒体的从业者怎么看待VR这个技术,怎么在我们内容策划的一些策划案里面引入VR的一些特点,让用户的参与感和传播效果达到比较好的优化,所以我今天讲的VR主要还是从我们怎么去用它,我们想大家什么样的效果。
    VR这个技术本身已经有非常长的历史了,到现在为止VR基本上有50年的历史,从第一台头戴式的机器这是在50年前做的一个头戴设备在那之后因为技术上的一些限制,一直没有得到比较大的推广,后续主要是在军工上做了仿真的东西。到了90年代中后期,VR也涌起了一个热潮,当时国内基本上高校计算机图形学还做得不错的就会做一些VR的研究,不过VR的观感大部分还是停留在教科书上的数据手套等东西。到现在20年过去了,总算看到了VR其实能走进实用在游戏和媒体报道上应该说它迈出了非常大的步伐。很多人说16年是VR的元年,因为我们可以看到很多通过VR的应用技术来改造应用、改造媒体的方式。对传媒来说,我们觉得VR本身是我们直接看到的兴奋点,它给予传媒表达的形式其实是跟以往的一些视觉表达会有比较大的区别,首先在描述的视角上,往往以第一人称的方式来做一个事件的描述,手段上其实也是非常丰富的,会有一些运动的传感器和一些视觉的传感器集中在里面。对用户来说我们觉得这是对一个体验的重新的舒张,对用户感知度的重新的舒张。观众是在事先设定好的屏幕的角度来看报道,摄影机作为一个观察者或者是作为一个上帝的角度来拍摄,最后呈现的观众其实是一个受访者面对画面外的记者去做的一些事件的描述或者是一些观点的阐述。在VR上我们就看到了非常不一样的一点,作为一个头戴的头悬的设备,把用户封闭一个空间里,在这个空间里用户的感知都来自于封闭的传感的世界,从视觉到大的运动本身都是来自于这样的一个封闭的空间。其实用户本身不是一个旁观者的角色,更多的用户是一个参与者的角色,参与到新闻的场景和新闻的故事里面去,甚至在这里面用户其是一个互动者的角色,对用户视觉的感知是一个非常好的体验。
    我接下来讲四个case,是我们在内容策划上结合VR技术的一些特点融合到媒体的形式里做的一些探索,总的来说我们是觉得这个技术本身是对媒体应用确实是有非常大的促进,我们觉得这是未来媒体升级的一个重要的点。
    第一是今年春节我们做的一个项目,这个项目其实还是报道春节春运的一个场面,春运年年都在报道,火车站人头攒动,我们怎么突破报道,我们就想能 不以全新的视角来看待春运这件事,能让用户以比较好的参与感来参与到事件的报道里面,我们就想一下我们是不是以一种全景图片的方式作为一个背景设置,在背景设置上可以设置一些元素,让用户能够体会到在春运这个环节中各方面出现的问题,以及参与到春运这种世纪大迁徙中,个人的感受是怎样的,所以我们采取了一种全景图片的方式为背景,做春运的报道。这是由几个场景构成的每个场景都是全景的图片,这个全景的图片上我们是可以为用户做探索的,怎么引导用户做探索我们做了一个点,在整个全景的图片里,布置了一些动画和交互的碳素,这样的话让用户有一些视觉的重击,用户在每个场景下可以通过动画的方式改变自己的视角,看到某一些动画,拉近这些动画,同时点击这些动画,有一些关于春运上的以语音为信息的报道。环节上有三个关卡的通关的方式,第一个关卡是在火车站的广场,上面除了有以全景的方式来刻划了这么多的用户的场景之外,中间还穿插了动画的方式,用户去点击一些动画,点击一些人的移动的话,会有一些提示做出来。在火车站这个场景也是一样的,我们在火车站候车室也部署了一些动画的元素,当用户通过全景图片里面的碳素逐个去解读我们设置的一些碳素,用户通过三个关卡对整个春运的场景有了一个比较深刻的体验。这个东西是我们自己当时做的最初的常识,主题的背景还是全景视频,扩充了全景视频没有其他更多的交互元素也是考虑到在传播特性上我们的大部分的受众是没有更多的交互设施参与的,所以第一个就做了春运百态的东西。这个上去效果是不错的,但是是以H5的专题在新闻的客户端做了传播。*我们最后看了一下用户可以达到平均3分钟的参与的时间,这是比较好的处置,这是我们做的第一个case。
    第二个case是报道“两会”,这也是延续了春运报道的模式,可是我们把它做成更具有游戏化的方式,用户可以在我们设置的几个场景里自由地游走,在游走的时候需要搜集一些物品或者是去问询一些信息当搜集到的物品和问询到的信息达到一定的程度的话,用户是可以做通关的,这样用户对“两会”报道的会场的布置,“两会”报道里主要的事件的介绍有了一个比较直观的逻辑,这也是一个基于静态的全景图片的方式。
    说了这两种方式以后我们有这样的感觉,如果仅仅以全景的方式来做其实是可以提高用户的参与度,但是在手段上和用户的感知度上还是比较乏力的。所以在今年4月份恰逢切尔诺贝利事故30周年,我们今年4月份做了这样一个VR的视频来描述当时切尔诺贝利事故现场的回顾以及当时的一些事件。这也是我们目前投入最大的一个项目,当时我们也派了专门的采访团队深入到切尔诺贝利的现场,通过一些全景的摄像机还有无人机以及运动摄像机去做视频材料的采集,整个花费也算是目前在VR探索上比较大的,但其实也是很有反响的,这个事件做出来以后,在整个传媒圈和在VR界都得到了比较大的关注。事件上来以后第一天的视频的观看量也达到了百万级别,这其实是一个比较好的互动方式,区别于我们刚才做的全景视频做的互动。在这个策划上我们做了这个点,我们觉得在内容策划里,利用VR技术实际上是能达到比较好的互动性的。
    第一个点其实是在新闻视角的呈现上,我不再想把用户像第一个case、第二个case一样,而是以一个名为瓦西里的旁观者的游动视角来看,他们虽然有探索的行动,但是是有限的,在这个事件上我们希望用户成为一个参与者,我们设定了一个主题是以一个人以他的回忆在我们切尔诺贝利设定的场景中游动,用户在这个事件里的游动就是瓦西里本身,我们觉得体验上最大的一点是你可以设置一些场景,可以体会到受难者本身的感受,平时我们做的图文报道我们是知道事件是怎么发生的,起因是怎样的,事情最后是怎么解决的,可是从受难者角度来说,用户是很难感受到事故发生的情况是怎样的,我们在后期用了一些特效,当用户走到广场上去的时候,能够看到因为核辐射的尘埃落在大家身上的一种比较震撼的效果,这是非常感同身受的效果。
    其次,我们讲故事背景设定在和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避免发一些文字描述一些文件,而是说尽量地能够把这些文字变成一种场景化的东西,其中有一个场景就是我们想描述一下当时事故发生以后怎么弄,瓦西里游动到城里去的时候能看到,一个医生说你如果要再散布一个谣言,我就会对你进行处置,这种方式可能我们觉得其实从文字的方式来看能更好触动你,在当时那种场景下,这种情形是多么地荒谬。
    第三在策划上我们以权威的方式来描述这个故事,用剧情把故事串起来,所以在做项目的初期,我们搜集了大量的受难者的访谈和回忆录,根据这些访谈和回忆录形成一个剧情,从这个剧情对应到该到现场去采集的,最后团队派过去,把素材采集过来,最后做成VR的方式。我们还加了光影轮廓的方式来重述瓦西里记忆力里的这些人是怎么样互动的,在仅仅表达切尔诺贝利这样一个废弃、很空旷的画面上,加了一些元素对用户的引导是非常必要的,避免在用户的视觉点上出现空白,同时在剧情上我们觉得这种方式是可以引导用户做相应的探索的。
    第四个案例是跟国航合作的大飞机的项目,我们采取了两种报道方式,一种报道方式是直播,其中直播飞机的装备工厂的情形,另外是在飞机交付时候的一个场面,因为话题本身用户也非常感兴趣,所以每一场参与的人数都在百万以上,这是当时其中的一个环节。另外一个环节是在做VR的时候,我们通过VR的视频和全景视频的时候,把波音787的各个舱段和驾驶室都做了详细的展示,用户在驾驶舱是最具有沉浸感的方式,用户可以在里面非常仔细地观察驾驶盘的仪表的控制以及驾驶员的控制。另外一点我们觉得这个东西是商业化的合作,我们是第一次通过VR技术来做一个叙事的描述,获得了变现,整个的收益也是不错的。
    这就是我们到目前为止在VR上,通过VR的技术来辅助我们做的内容策划和内容展现的案例。
    我们觉得目前通过VR做新闻报道其实还是处于尝试的阶段,对于我们来说其实也是试错和超越的阶段,我们也是在比较长的时间,通过一些静态的、全景的图片,最后走到了具有感知性的、具有沉浸式的VR视觉的环节,每一步其实我们都觉得VR技术对媒体的设计上确实是有非常大的助力。
    我们也发现了一些问题,比如说在设备上,我们在新闻报道上做VR的限制是比较多的,什么样的方式能够去做VR?你要考虑到自己的素材本身还要考虑到接入端,我们做的几个项目还是做接入,主要是考虑到接入的便利性和快捷性。第二,如果你的VR的能力要达到比较好的、比较广的传播效果,你一定要选择一个用户乐于接受的设备去做传播。
    当然因为头戴式的设备也没有普及的阶段,所以对VR的普及这种方式要等比较长的时间,在这个比较长的时间我们其实是没有办法去更好地提升用户的体验,比如说交付上我们没法儿做到用户能不能走到我们的场景里,实际上在手机上是没法儿做到的,这跟我们想追求的第一人称的新闻报道体验还有蛮大的差距,这也是我们应该更多地来改善的地方。这一年多的时间里,其实国内外的同行也在做一些VR,比如说《纽约时报》、《经济学人》他们也做了相关的VR的报道,对比我们和同业者的东西,我们发现我们在报道手段和用户接入的形态上还是比较欠缺的,我们大部分还是通过类似Google的Cardboard的方式来做这种视频,用手机的摄像头来调整方位,这还是比较欠缺的,也是我们在做后续的探索的时候需要做的一些事情。
    网易新闻还是想通过技术突破原有的报道框架,做内容报道的优化和升级,后续我们还会利用VR技术对媒体场景的升级中做比较好的报道,我们会往这方面做一些事情的。所以我们也发起了一个实验室就是VR的梦想实验室,通过跟网易游戏、网易传媒、AMD、清华大学和网易杭州研究院,我们发起了旨在探讨VR技术如何在媒体传播和媒体内容制作上发挥作用的实验室,我们希望这个实验室本身有两个作用,第一个地方是我希望它是一个平台,希望这个合作者到这个平台上做资源的共享和交换,第二我希望提供VR的从业者和爱好者进行内容交流和内容制作的平台。第三,这本身是一个孵化的平台,我们通过建VR的实验室和体验室,能够提供给从业者接触VR的体验,做VR内容的一些工具,同时也利用我们自己的一些渠道去发现VR去推广、塑造更好的VR的内容。
    我的演讲就这么多,谢谢大家!

关于AR

卓越的技术,一流的团队,为您打造专家级AR产品。
Test your infrastructure

什么是AR?

AR(Augmented Reality),即增强现实技术能将虚拟信息(图片,视频, 音频等)融入现实世界,让现实世界更加多元、丰富,为人们带来更加生动有 趣的感官体验。简单来说AR技术给人们带来的是一种信息的增强体验,它也 将成为一种“更新奇、更易传播”的新型信息传递方式。

AR的趋势

在信息技术化的时代趋势下,AR将以一种新型娱乐及信息交互方式融入人们 的生活,而对于企业来说,AR产品的广泛推广及运用也将是一项不可错失的 绝佳商机。

Test your infrastructure

AR运用的困惑

AR技术备受瞩目,然后实际运用上却让人望而止步。
成本上 往往单制作一个AR形式的内容就得花费上万元, 只有高预算的大企业或广告商才能出手
技术上 AR技术总给人一种触不可及的印象,导入AR技术 是否需要高度技术支持。
企划上 AR充满娱乐性,但是好玩之外,如何将AR良性结 合商务是难题。

选择迅速AR的八大优势

迅速AR始终以满足顾客为己任,成就AR领先品牌。

经典案例展示

我们是AR应用的领军者,专注AR技术研究与开发。

新闻动态 · 与日俱进

我们诚心邀您分享我们的成长历程。
更多动态 >

合作伙伴

整合全球产业链资源,服务超过7亿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