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眼镜前景

2025-04-19上海AR开发专家

  • 上个月,
    Oculus
    创始人Palmer Luckey 大胆的预测:“虚拟现实设备会比智能手机更加普及。” 可以说这个预测是非常靠谱的。 但是,这种说法又非常模糊,甚至说了等于没说。因为“虚拟现实设备”这个概念太广泛,仅视觉方面就有立体显示器、裸眼立体、全息成像、头戴式显示设备等。那么到底哪种设备会最有可能取代手机呢?
    不知道 Palmer Luckey 所说的 虚拟现实设备是不是指与 Oculus Rift 类似的所谓
    VR眼镜
    ,但是我相信国内大部分追捧者一定认为彼人所指就是 VR眼镜。如果是这样,笔者就觉得这个预测很不靠谱。
    这里还是要反复重申,VR眼镜≠VR,虚拟现实是一个很大的概念。 虚拟现实一般是指一个系统,笔者在2010年《虚拟现实引擎与技术结构分析》的文章中曾经提出过虚拟现实操作系统的概念(VROS [Virtual Reality Operation System]),就是说完整的基于计算机技术的
    VR系统
    应该和目前的计算机一样具有输入、输出、运算、文件系统等模块,当然各个模块都要更加符合人类的操作习惯和生理特性。同时,随着地理测绘、数字虚拟人、各种物理学分析手段等大数据及其处理手段的更加完善,基于计算机技术的虚拟现实技术所能解决的问题也越来越广泛。
    参考:《虚拟现实引擎与技术结构分析》
    在如今的互联网时代,做平台是每个互联网公司的梦想,随着FaceBook 把 Oculus炒热,更多的追随者开始把Oculus Rift或者类似Oculus Rift的头戴式显示设备作为一个平台,如果真正研究过计算机发展历程的人就会知道,这种思路是有问题的。
    VR眼镜仅仅是一种显示设备,很难成为主流
    第一,VR眼镜是一款硬件,本身就是要诸如 Android 、windows、iOS等支持,这里的平台很显然不是VR眼镜而是操作系统。
    如果我们梳理计算机的发展史,可以发现,能称之为“平台”的都是软件,只有基于完善软件系统的平台才能建立所谓的生态圈。Android 、windows、iOS等都是这样。尤其是类似PC、智能手机、虚拟现实系统等软硬件结合紧密的系统结构,没有健康、开放软件系统,硬件做的再好也是失去灵魂的躯壳。
    现在看来要想取代手机除了提供新鲜的视觉体验以外,还要具有通信、应用开发(APP)等拓展接口,而这些都是需要操作系统底层提供的。只有允许灵活的二次开发,这个平台才能繁荣、持久发展。反观目前的VR眼镜,每每有新产品面市,都会发布所谓的SDK,但其实都是集中在如果和处理双眼视觉处理方面,其他的与我们在Android 、windows、iOS上做开发并没有太大区别,所以我们可以看到目前为VR眼镜提供内容的都是之前的手游公司或团队。
    仅仅是这样,我想肯定不会带来什么颠覆性的突破,最多就是吸引一些爱好者的好奇心,经过眩晕、眼部刺痛之后我想会慢慢失去耐心,变成压箱底的玩意。
    第二、VR眼镜(头戴式显示设备)成不了主流,这是因为就目前的技术瓶颈、应用限制和用户习惯,高端一点的最多也就是游戏发烧友的新奇玩意。
    以下内容引用自 北京晚报 《科幻小说里的VR,近在眼前了》,作者 :鲁成贤
    在VR这个领域,无论是目前索尼即将发布的
    PSVR
    ,还是早就掀起各种粉丝热情的Oculus Rift,实际上都应该管Virtual Boy叫一声“爷爷”。任天堂公司在1995年7月21日发售Virtual Boy,定价15000日元。现在无论已经发售还是尚在宣传阶段的VR设备,基本都是头盔眼罩的形式,这种形式早就在Virtual Boy上体现了。
    Virtual Boy的原理听起来很简单,它是利用左右眼的视差,在左右两个荧光屏上显示不同角度的影像造成立体效果,再配以红、黑两种单色来凸显出立体感觉。当时任天堂对这项“新技术”寄予厚望,认为它将掀起一场市场革命。当时Virtual Boy一下子准备了70万台,并且在内容上做足了功夫,在首发的时候就配备了十几款游戏与之配合。要知道,一款全新的娱乐平台就怕没有好内容跟上,如今主流的游戏主机PS4或者XBOX ONE在首发的时候也没有一股脑十几款游戏一起跟上,可以说当时任天堂做了充分准备,就想一炮打红。
    然而现实是残酷的。我本人非常不幸,曾经赶时髦买过Virtual Boy这款产品,在新鲜感过去之后,对这款产品充满了失望,甚至产生了要去医院检查视力的冲动。如今大部分的VR产品都需要链接电脑、手机或者游戏主机,当时的Virtual Boy在宣传阶段曾经以“便携”为卖点,换言之根本不需要什么主机连接。然而等拿到产品以后一看才让人傻了眼,这款产品居然不能头戴,而是得放在桌子上才能保持平衡,这叫哪门子便携性呢?
    只有红黑两种颜色的画面更是让人抓狂,玩什么3D虚拟现实游戏简直是要弄瞎眼睛。由于技术的限制,Virtual Boy甚至不能称之为“半成品”,该主机销售两周后仅消化了14万台。
    在如今VR如此热炒的情况下,任天堂的高层曾多次表示“公司不会介入
    VR开发
    ”,一直就有媒体猜测,这可能和当年任天堂在Virtual Boy上的失败有着一定的关联。
    VR眼镜无法提供目前类似目前智能手机的便利
    我们知道,一款产品要想成为能够普及的消费级产品,除了技术成熟、成本低廉以外,还需要用户日常必需(刚需 呵呵)和使用便利。
    就目前的VR眼镜集成结构来看,很难说这是一个便利的设备,不论是在重量、使用过程还是用户操作习惯方面,与目前的手机根本无法相比。
    还有就是这种设备只能适合室内佩戴,而且也需要一定的空间。我想不会有人带着VR眼镜在大街上溜达。VR眼镜在人的眼睛前面不仅仅是放置了一块显示屏,而且还放置了一个封闭视线的眼罩,这个眼罩正式隔断人们与真实世界链接的最大障碍。
    还有类似很多问题,请参考《VR眼镜到底是多大一个坑?》
    那么取代手机的到底会是什么呢?在笔者看来,
    AR眼镜
    的产品才是大势所趋。
    首先,AR眼镜于目前最大所谓的VR眼镜有着本质区别。如果对技术稍有了解的人应该知道,AR眼镜和 VR眼镜在技术上不是一个量级的。
    大家知道,AR最核心的基础技术应该是目标识别与视觉分析。在这个基础上,通过分析算法驱动基于互联网平台的大数据,之后通过输出设备(显示设备)反馈给用户。这里的显示设备甚至可以是黑白、单色的,因为这足以实现文本显示、导航、通信等功能。接下来就可以完成我们目前智能手机的大部分任务。
    在目前全球IT领域,站在行业最前沿和生产链最顶端的也就那么几家公司,微软、谷歌、
    苹果
    、因特尔。这四家公司各有各的特殊,但是都把持着各自领域的核心部分,任何一家出现重大变革都会对整个IT生态圈形成重大影响。
    谷歌
    之前的Google Glass,因为技术还不太完善,没有能够得到迅速推广,但是这种方式无疑为我们打开了一个非常光明的未来。更何况目前的情况是谷歌不但没有放弃Google Glass,反而继续加码投入研发。
    谷歌眼镜团队现在被称为Project Aura,一直在招募亚马逊硬件研发部门Lab126的工程师、软件开发者和项目经理。《华尔街日报》的匿名消息人士称,Aura团队最近壮大了,聘入多名工程师、软件开发人员和项目经理。有趣的是,据说许多新成员都来自亚马逊在硅谷的Lab126研究中心。Aura项目由此前负责谷歌眼镜项目的艾维·罗斯(Ivy Ross)领导,她向谷歌智能家居业务Nest主管托尼·法德尔(Tony Fadell)报告。
    谷歌已经悄然面向医疗保健、制造和能源等行业的企业推出了新版谷歌眼镜。新版消费级谷歌眼镜预计在2016年才能推出。新Aura团队正在沿着新方向开发这项技术。
    谷歌目前最大的平台是安卓系统,在这个基础上结合谷歌搜索、谷歌地图、谷歌街景、Google earch等大数据平台,可以迅速形成一个基于AR眼镜的生态圈。可以预想,一旦谷歌眼镜技术趋于成熟,决定有可能取代目前的智能手机。
    请参考《大数据大平台,谷歌的虚拟现实之路》
    微软
    在这次苹果iOS和谷歌安卓争夺智能设备操作系统的时候,微软已经落后了一部,这也是目前大力推广win10的原因。但是我们不难看出在,微软已经在
    增强现实
    (AR)技术方面做了大量的积累。
    2011年,微软推出Kinect体感设备,就是一种基于图像识别、目标跟踪的AR设备,后来提供 windows 开发 SDK,让 Kinect 成为虚拟现实系统用户交互中便捷、高效、低成本的设备(之前大部分工作需要动作捕捉设备完成)。Kinect是一种3D体感摄影机,同时它导入了即时动态捕捉、影像辨识、麦克风输入、语音辨识等功能,不需要使用任何控制器,依靠相机捕捉三维空间中用户的运动。
    后期,2012年10月 微软发布了手指运动3D追踪器Digits。 2013 度微软技术节(TechFest 2013)对外展示了带真实触觉反馈技术的立体显示系统,系统包括带有机械臂的触摸屏,3D视觉效果、力传感、深度运动运算的应用程序,支持多点触摸屏互动,有灵敏的的响应能力,而且可以平稳向前和向后运动。这些都说明微软已经
    AR技术
    的道路上走了很远。
    2015年初微软在Windows 10预览版发布会上展示的全息投影眼镜
    HoloLens
    重新让微软的形象酷了起来!显然,这与微软近年来的开发习惯不同,包括xBox,Windows、office等核心产品的迭代与开发,微软都是举全球之力分工进行,不难看出,HoloLens已经被微软视为秘密武器级的产品。
    从技术构架上不难看出,win10作为操作系统平台,结合微软自身的数据处理(数据库)、搜索引擎(必应)、人工智能(小冰)等技术,引领未来的移动设备已经初见雏形。
    因特尔
    英特尔® 实感™ 技术集手势识别、3D脸部识别、3D增强现实等功能于一身。2014年10月,英特尔发布了基于Windows 8操作系统的Intel® RealSense™ SDK Gold版。为了进一步了解其中的开发要诀,我们采访了其技术支持团队。
    据美国《连线》杂志2015年8月19日报道,英特尔公司CEO布莱恩•卡扎尼奇18日在英特尔开发者大会(IDF)上向外界展示了英特尔在实感技术方面的新进展。
    英特尔® 实感™ 技术提供了业界第一款且是尺寸最小的PC端集成式前置3D摄像头,并提供了软件开发工具包 (Intel® RealSense™ SDK,简称SDK)。它的功能强大,RGB分辨率为1080P,深度分辨率达到VGA,功能上囊括了手势识别、3D脸部识别、3D增强现实、语音识别、Unity工具集、物体追踪、表情侦测、背景移除、浏览器支持等。功能与性能都为业界领先。
    至此,我们不难看出,计算机领域的这3大巨头,都在基于图像分析、目标识别技术的增强现实(AR)技术上做好了底层准备,目前等待的就是在智能终端集成技术的突破。
    苹果
    在如火如荼的市场竞争方面,我们一直没有看到苹果公司突出类似产品,但是基于以往苹果公司没有硬货不显摆的特色,我们也不难理解。但是总结一下近2年苹果公司的技术整合,其实苹果一直都在做技术积累。
    2015年5月,苹果收购一家成立于2003年的现实增强创业公司
    Metaio
    。Metaio开发的技术能够允许佩戴谷歌眼镜等头戴设备的用户将任意真实世界场景呈现在一块虚拟触摸屏上。Metaio还开发了软件,让开发者创建平板电脑应用。当平板电脑的摄像头对准汽车发动机或打印机等机器时,平板电脑应用就会在屏幕上显示维修说明。
    苹果新闻网站9to5mac在本周早些时候报道称,苹果正在着手将增强现实功能添加到其地图应用中。就在苹果收购增强现实公司Metaio的当天,该公司还发布了一项柔性屏幕专利,通过屏幕上的很多小孔来实现透视功能。苹果正在测试一种在固体发光像素周围设计许多小孔的屏幕,因此可以把屏幕设计得又薄又柔软。
    2015年9月,苹果收购Faceshift公司,后者是一家总部位于瑞士主要通过专有的无标记技术来实现实时面部动作捕捉动画的公司。Faceshift可通过3D传感技术,实现面部动作及表情实时捕捉,它一直与游戏和动画工作室合作。该公司的Faceshift Studio插件可用于Maya和Unity等3D建模工具。
    苹果收购的其它相关公司还有,在2010年收购瑞典面部识别公司Polar Rose;苹果还以3.5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了实时3D运动捕捉技术公司PrimeSense,这家公司为微软的Xbox Kinect设计了第一台动作感应器;还有最近,苹果从微软挖来Hololens项目的一位音频工程师,他的主要工作是在虚拟场景中实现3D音效。看样子,苹果肯定不会缺席,没准下一代iphone就是一副炫酷的AR眼镜。
    总总迹象表明,巨头们已经布局未来智能终端,而且这种终端必然与图像分析、目标识别等技术有关,我们很难不联想到谷歌眼镜和微软HoloLens。我们也很难不相信继智能手机之后的下一代计算平台不是AR眼镜。

关于AR

卓越的技术,一流的团队,为您打造专家级AR产品。
Test your infrastructure

什么是AR?

AR(Augmented Reality),即增强现实技术能将虚拟信息(图片,视频, 音频等)融入现实世界,让现实世界更加多元、丰富,为人们带来更加生动有 趣的感官体验。简单来说AR技术给人们带来的是一种信息的增强体验,它也 将成为一种“更新奇、更易传播”的新型信息传递方式。

AR的趋势

在信息技术化的时代趋势下,AR将以一种新型娱乐及信息交互方式融入人们 的生活,而对于企业来说,AR产品的广泛推广及运用也将是一项不可错失的 绝佳商机。

Test your infrastructure

AR运用的困惑

AR技术备受瞩目,然后实际运用上却让人望而止步。
成本上 往往单制作一个AR形式的内容就得花费上万元, 只有高预算的大企业或广告商才能出手
技术上 AR技术总给人一种触不可及的印象,导入AR技术 是否需要高度技术支持。
企划上 AR充满娱乐性,但是好玩之外,如何将AR良性结 合商务是难题。

选择迅速AR的八大优势

迅速AR始终以满足顾客为己任,成就AR领先品牌。

经典案例展示

我们是AR应用的领军者,专注AR技术研究与开发。

新闻动态 · 与日俱进

我们诚心邀您分享我们的成长历程。
更多动态 >

合作伙伴

整合全球产业链资源,服务超过7亿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