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眼镜或取代手机,成为下一代移动终端

2025-09-11上海AR开发专家

  • 全国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期间,全国政协委员、北京理工大学信息与电子学部主任王涌天向中新社记者展示了一张手绘“进化图”:人类从直立行走、刀耕火种,到驼背低头、注视手机电脑,到解放双手、站立起来。让人类重新“起身”的,是他鼻梁上架着的
    AR眼镜
    。“未来,AR眼镜或取代手机,成为下一代移动终端。”
      所谓AR,是指
    增强现实
    技术,它好比VR(虚拟现实技术)的“升级版”:人们置身真实场景的同时,也能看到虚拟影像内容,即虚拟与现实“无缝”融合。
      王涌天是中国VR、
    AR技术
    领域的著名学者,投入研究长达数十载。
      1992年,他带领团队在实验室研制出当时中国的第一个VR头盔。他清楚记得,这个借用手机屏幕做出来的头盔,现在看来有些“简陋”:虽然实现了120度超大视场沉浸,但受制于当时微显示器性能,分辨率很低。
    资料图:AR技术 张亨伟 摄
      王涌天说,自上世纪90年代起,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中国VR、AR技术发展一直处于少有关注、不温不火的状态,主要应用在专业领域,特别是军事领域上。
      随着2012年谷歌眼镜面市,2016年现实场景中追踪精灵的
    AR手游
    《Pokémon Go》风靡全球,爆款产品的出现,迅速将这种新技术带入公众视野。
      近年来在中国,各路资本加持助力,VR、AR技术发展迅猛。据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数据,中国从2013年进入快速增长期,近两年新增的中国大陆专利数量超过美国,跃居年度申请量第一位。
      “这一轮VR、AR技术的大发展,是由头戴式显示技术引起的。”王涌天说,当下中国VR、AR技术在国际上已处于“并跑”状态。不过,中国在开发实用软件、集成“软件包”,以及搭建VR、
    AR平台
    等方面,仍存“短板”。
      他认为,产业发展是个“系统工程”,算法、编程人员单打独斗是不行的,还需要技术文档编写、软件测试、技术支持、市场调研人员等共同参与,团队作战。“在这方面,中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王涌天透露,他所带领的科研团队正在攻关研发更加轻薄的AR眼镜,希望能够集合矫正视力、解放双手、查询信息等功能于一身,帮助解决“脸盲症”,成为下一代移动终端的雏形。
      “比如你在参加聚会,迎面走来一个人,眼镜会立即提示对方的相关信息。”不过,新技术也带来隐私保护等挑战。王涌天建议,尽快从立法等方面进行完善,在保护隐私的前提下,让新技术更快发展。
      他相信,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技术可以在更多场景下大放异彩。未来5G也将为VR、AR技术快速发展插上“翅膀”。
      见证了中国VR、AR技术发展历程的王涌天认为,不妨把信息呈现、交互技术发展过程,试想为“屏幕”的进化过程。人们使用的第一块屏是电影银幕。电视屏紧随其后出现,打破了空间限制,可把影像带回家。第三块屏是手机屏,智能手机的推广让每个人与世界联通。假设最后一块屏是和人脑直接相连。“那么,VR头盔、AR眼镜可能是人类接触的倒数第三、倒数第二块屏。有了它们,人们就能丢掉手机,轻松上阵。”(完)

关于AR

卓越的技术,一流的团队,为您打造专家级AR产品。
Test your infrastructure

什么是AR?

AR(Augmented Reality),即增强现实技术能将虚拟信息(图片,视频, 音频等)融入现实世界,让现实世界更加多元、丰富,为人们带来更加生动有 趣的感官体验。简单来说AR技术给人们带来的是一种信息的增强体验,它也 将成为一种“更新奇、更易传播”的新型信息传递方式。

AR的趋势

在信息技术化的时代趋势下,AR将以一种新型娱乐及信息交互方式融入人们 的生活,而对于企业来说,AR产品的广泛推广及运用也将是一项不可错失的 绝佳商机。

Test your infrastructure

AR运用的困惑

AR技术备受瞩目,然后实际运用上却让人望而止步。
成本上 往往单制作一个AR形式的内容就得花费上万元, 只有高预算的大企业或广告商才能出手
技术上 AR技术总给人一种触不可及的印象,导入AR技术 是否需要高度技术支持。
企划上 AR充满娱乐性,但是好玩之外,如何将AR良性结 合商务是难题。

选择迅速AR的八大优势

迅速AR始终以满足顾客为己任,成就AR领先品牌。

经典案例展示

我们是AR应用的领军者,专注AR技术研究与开发。

新闻动态 · 与日俱进

我们诚心邀您分享我们的成长历程。
更多动态 >

合作伙伴

整合全球产业链资源,服务超过7亿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