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流VR/AR设备有哪些?

2025-04-20上海AR开发专家

  • 这里描述的大部分设备要到2015年底或2016年初才会上市,但我们有机会逐一上手进行了体验。各路的VR头显(以及更多)设备正在争夺机遇以期改变我们看世界的方式,以下便是它们的发展现状。
    HTC Vive
    Vive
    是HTC硬件与Valve技术二者融合的结晶,这份貌似不可能的合作造就了迄今为止最振奋人心的VR展示之一。在2015GDC大会上的demo中,我制作了三明治、躲避了蓝色鲸鱼、拿葡萄酒瓶玩了杂耍、画了闪闪发光的彩红丝带,还笨拙地修补了机器人等。整个体验都是通过指挥棒和激光完成的,谁不喜欢激光呢?
    Oculus
    Rift
    Oculus的VR设想已经实施了数年之久,并且毫无疑问是业界最知名的范例。目前还没有零售版的消息,但新版的开发者版本带领着已然引人入胜的体验更上一层楼。一台外置相机提供了跟踪定位,这样用户就得以在房间中游逛到任何地方,或者说,直到你的设备与电脑连接的线长所允许的长度。
    索尼Project Morpheus
    索尼携带一款配备了5.7英寸 OLED显示屏的美观头显涉足VR领域。PlayStation Move控制器和PlayStation Camera负责控制设备的动作,不过PlayStation 4的DualShock 4控制器在某些场合下也可以发挥作用。当然,这一切仍然停留在demo阶段,还没有任何关于定价或发售的消息。但是我们应该在2016年就可以看到成熟的头显。
    三星 Gear VR
    如果寻求激动人心的VR体验,现在就可以通过三星Gear VR进行尝试。虽然这款199美元的设备必须要求三星 Galaxy Note 4手机的协同支持,但毕竟省去了连接电脑或游戏控制器。你的头部负责动作的操控以及一系列感应器的运作。如果把Note 4和蓝牙游戏控制器相连的话,这便会更接近于传统的游戏体验。
    雷蛇OSVR
    Razer希望借助OSVR Hacker Dev Kit推进一些VR的大众化。这款199美元的头显的设计组合为:可连接电脑或手机、增添控制器甚至3D打印零件。在最新版设备中,Razer加入了OLED显示屏。并且还计划提供模块化面板。这样开发者就可以自己进行升级。这款设备主要面向开发者,所以不用过于期待它会提供如同其它产品一样的精致体验。
    Google Cardboard
    三星Gear VR把VR带进了智能手机;Google Cardboard则把VR带进了广大的人民群众。Google Cardboard并不是硬件设备中最令人惊艳的一款,因为它完全由硬纸板制成。当然它看上去显得也有点愚笨。但把手中的智能手机和披萨包装盒拼装起来,事实证明,你就可以凭此一探VR的诱人之处了。
    微软
    HoloLens
    微软的HoloLens截然不同:它是一台能在你视野之上叠加文字、图像甚至物体的AR(
    增强现实
    )设备。这就意味着你可能会拥有一场盘旋在你头顶数英尺之上的Skype对话、在客厅里漫步火星表面或是为抵御极小的僵尸部落选择炸毁这间客厅。
    更多AR新闻就在中国AR网(https://www.chinaar.com/)
    更多
    AR教程
    就在中国AR网(https://www.chinaar.com/)
    中国AR网(微信公众号:armeiti)

关于AR

卓越的技术,一流的团队,为您打造专家级AR产品。
Test your infrastructure

什么是AR?

AR(Augmented Reality),即增强现实技术能将虚拟信息(图片,视频, 音频等)融入现实世界,让现实世界更加多元、丰富,为人们带来更加生动有 趣的感官体验。简单来说AR技术给人们带来的是一种信息的增强体验,它也 将成为一种“更新奇、更易传播”的新型信息传递方式。

AR的趋势

在信息技术化的时代趋势下,AR将以一种新型娱乐及信息交互方式融入人们 的生活,而对于企业来说,AR产品的广泛推广及运用也将是一项不可错失的 绝佳商机。

Test your infrastructure

AR运用的困惑

AR技术备受瞩目,然后实际运用上却让人望而止步。
成本上 往往单制作一个AR形式的内容就得花费上万元, 只有高预算的大企业或广告商才能出手
技术上 AR技术总给人一种触不可及的印象,导入AR技术 是否需要高度技术支持。
企划上 AR充满娱乐性,但是好玩之外,如何将AR良性结 合商务是难题。

选择迅速AR的八大优势

迅速AR始终以满足顾客为己任,成就AR领先品牌。

经典案例展示

我们是AR应用的领军者,专注AR技术研究与开发。

新闻动态 · 与日俱进

我们诚心邀您分享我们的成长历程。
更多动态 >

合作伙伴

整合全球产业链资源,服务超过7亿用户